科普微课堂 | 六一儿童节:儿童食品如何正确选择?

点击量: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3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信息来源: 原创

市场上的儿童面条、儿童水饺、儿童成长牛奶等等,琳琅满目的“儿童食品”让不少家长挑花了眼。市场上以“儿童适用”、专为“儿童”等作为卖点的食品越来越多,价格也比普通食品高不少。一些家长在为孩子挑选食品时,会专门选购包装上带有“儿童”字样的食品,认为儿童食品营养价值更高。事实真的如此吗?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,今天来教给大家如何正确选择儿童食品。

儿童食品有国家标准吗?

目前“儿童食品”没有明确的定义,我们国家也并没有针对“儿童食品”专门的强制性标准。仅有适用于0~60 月龄婴幼儿、儿童配方食品及辅助食品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,如GB 10769-2010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》、GB 10770-2010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》等,以及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的T/CFCA 0015—2022《儿童零食通用要求》、T/CFCA 0024—2021《儿童饮料》、T/CFCA 0026—2022《儿童糖果、巧克力及其制品》、T/CFCA0021—2023《儿童发酵乳》;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T/CGCC 34—2019《儿童速冻含馅米面食品》、T/CGCC 79—2023《儿童溶豆》等团体标准,但这些标准都不具有强制性。除了辅食营养补充品,我国目前对于3岁以上“儿童食品”没有特殊要求。

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区别大吗?

我们以常见的儿童牛奶、儿童酱油为例,来一起看看它们跟普通牛奶、酱油区别大吗?

首先,家长给孩子购买乳制品是为了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和钙,而市场上的大部分儿童奶执行的是GB25191—2010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制乳》,调制乳其实就是一种普通乳制品。为了迎合儿童的口味,部分儿童奶添加了白砂糖、甜味剂等配料,喝起来甜甜的。但儿童经常喝甜味的奶,容易使口味变重,不利于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;而且,白砂糖属于添加糖,长期过量摄入会增加儿童患龋齿、超重和肥胖等的风险。因此,对于儿童来说,普通的原味奶就是不错的选择。

其次,儿童酱油也是受到家长们的追捧。我国目前也没有儿童酱油的相关强制性标准。大部分儿童酱油以标示“减盐减钠”来增加营销噱头,其实与普通酱油的钠含量相差无几。酱油在日常饮食中,作为调味品并不是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,通过看标签选择钠含量低的普通酱油就可以满足日常所需。

如何科学选购儿童食品?

正规销售渠道购买:优先选择大型超市、连锁店或有良好口碑的商店购买儿童食品,避免在无证经营店铺或临时摊点购买,以减少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。选购预包装食品时要特别注意食品名称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配料表等标签信息是否清晰,包装有无破损。

细看标签勿花眼:家长们不要被“儿童食品”眼花缭乱的宣传蒙蔽,学会看食品营养标签,尽量选择新鲜、天然、易消化健康的零食,注意“三‘少’二‘无’”,即少盐、少糖、少油、无反式脂肪酸、无辐照处理。

营养均衡保持好: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按需摄取营养均衡、种类丰富的食物。选购零食时,根据《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(2018)》科学选择零食,帮助孩子建立不偏食、不挑食的好习惯,确保各种营养素的摄入能够满足孩子的身体需求。



参考文献:

1.科普:儿童零食吃什么怎么选?速看这份选购攻略-临安妇联

2.【食品安全科普】“儿童食品”知多少-中国质量标准出版传媒

3.家长请注意,这些“儿童食品”谨慎购买-微言教育,教育部新闻办公室

4.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零食扇面图